復活古城

現在的船形街,是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博覽園。沿街兩側的店鋪,成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銷街區和手工體驗區,已有40多項省級以上非物質台中商標註冊文化遺產落戶。有浙江東陽的木雕,有四川瀘州的油紙傘,有安徽歙縣的歙硯,有山東的濰坊風箏和聊城葫蘆,也有棗莊當地的“非遺”。

2012年9月,第二屆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臺兒莊古城舉行,臺兒莊被選定為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和博覽園的永久會址。棗莊市計劃把上千個國傢級“非遺”引入臺兒莊,打造一個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聚集平臺。

“揚古”是對傳統的繼承發揚,並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升華。

按照文化遺產標準和現代審美功能要求,創新理念,在古城中註入現代科技元素。整個古城從設計、用料到具體工藝,都始終處於專傢的監督之下。把項目劃分為11個區,分期施工,還引入競爭機制,工程質量由專傢負責監理、評估和驗收,杜絕偷工減料,嚴按工序施工。如果專傢審查不合格,一律推倒重來。幹得好的,可以在下一個區施工時優先挑選項目;幹得不好的,卷鋪蓋走人。

古城的施工之精,滲透在每一個細節。墻體磚塊之間的灰縫,一般古建築不超過10毫米,據說故宮建築的灰縫是8毫米,而臺兒莊古城則要求不超過5毫米,每一塊都必須經過打磨,嚴格做到磨磚對縫,確保每棟建築都成為古建精品。重建清代乾隆年間建成的“扶風堂”時,雕刻極為繁復,請20名工匠,花3個月才雕成。來自浙江海寧的古建公司負責主駁岸和步雲橋建設,最多修改達5次,項目經理嘆服道:“我們從事古建已經17年,像臺兒莊古城這樣嚴苛要求和標準,還是第一次!”

還有一個抽油煙機推薦細節不為人註意:所有街口的建築,其臨街拐彎處都是圓弧形,而非直角形。這個“拐彎抹角”的小細節,實乃一篇大文章——不鋒芒畢露,不盛氣凌人,體現瞭儒傢文化謙讓、圓潤的美德。行傢對此評價說,臺兒莊古城復制、傳承瞭一段缺失的文化基因。

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一位副部長實地考察重建的臺兒莊古城後,感慨地說:“臺兒莊古城的建築,精美到可以用放大鏡看,對促進京杭大運河申遺意義重大,將成為申遺工作中最精彩的篇章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承建單位同臺競技、優勝劣汰的結果,不僅保證瞭建築質量,還降低瞭建設成本。據工程審計,臺兒莊古城的建設成本,每平方米為2680元。而在同類建設項目中,每平方米達到七八千元。

“揚古”還體現在對歷史文化的取舍上。臺兒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,累計出現過72座廟宇,其中有三四十座能夠確定名稱、方位和形貌。對一些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廟宇,他們嚴格遵照國傢有關規定,使重建後的廟宇成為“與宗教有關的文化場館”,而不是“與文化有關的宗教場所”;對一些重建價值不大的廟宇,則在相應位置樹立標記,讓人們感受當年的宗教氣氛。

所謂“用古”,就是古為今用,弘揚繁榮。

在重建規劃之初,決策者就考慮到重建後的業態運營。他們認為,重建的古城,不能僅僅是藝術品和古建築標本,還要有“血肉”。城市是生長出來的,城市有瞭業態,猶如人有瞭血和肉,才會有生命力。所謂“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”,不隻是說羅馬的建築不是一天建成的,更意指羅馬城裡的業態。填充古城的業態,使歷史街區為現代遊客服務,是文化旅遊業最好的選擇。

臺兒莊不同於一般旅遊城市,是大戰故地,是無數抗戰英烈為國捐軀的聖城,不容褻瀆。由於古城建設管理是政府主導,管理人員由政府選聘,為政府負責,確保瞭業態的聖潔性。同時,用系統論方法,對客源的消費結構及能力進行評估,統籌安排業態,既保證消費者的權益不受損害,又避免惡性競爭,使入城商戶和遊客的利益都能得到保證。對所有申請入城的商戶,古城管委會都反復篩選,寧缺毋濫,隻允許高品質、有實力、善經營的商戶進入,將低俗業態一概拒之門外。

現在,你如果到古城轉轉,會有許多欣喜的發現:除瞭古城傳統的店鋪和商號外,不時可見到一些熟悉的商業招牌,如麗江的“千裡走單騎”酒吧,上海的“風雅頌”客棧,臺灣的“呷霸”、“茶師傅”、“福沏號”……置身建築的古典之美,享受業態的時尚之美,你會流連忘返。天後宮旁有一個別致的建築,裡面可以喝茶、吃點心、看電視,讓外人誤以為是個小茶館,哪裡會想到這竟是個廁所!鬱傢碼頭旁有一個歐式廁所,也是精致到讓人驚嘆。

再說說古城重建中的“六原”,即設計施工中,確立原基址,遵循原規制,恢復原風貌,采用原材料,實施原工藝,聘請原籍工匠,保證重建的古城具有歷史遺產品質。

所謂“原基址”,就是凡是能夠找到歷史依據的建築,都一定在原基址之上重建,絕不為瞭旅遊城市功能的需要而改變。比較典型的例子是關帝廟的重建。

臺兒莊曾有過兩座關帝廟台中熱水器,台中熱水器維修,台中熱水器修理,台中熱水器回收,台中熱水器安裝,台中瓦斯爐修理,台中瓦斯爐維修,台中排油煙機清洗,台中排油煙機維修。第一座建於明朝末年,後來頹廢,有人在上面另建花神廟。第二座是清朝雍正年間山西平遙商人興建的,既是關帝廟,也是晉商會館。晉商視關公為武財神、武聖人,特別信奉。關帝廟建成後,又歷經兩次重修、擴展。到大戰前,已有上百間屋子,包括一座主殿、一座戲樓、兩座配殿,還有刀樓、印樓殿,是臺兒莊體量最大的廟宇之一,香火很旺。

大戰中,關帝廟曾作為三十一師師長池峰城的指揮部,是日軍炮火最密集的區域,最多時一天內落下500發炮彈,關帝廟的主殿和西配殿、戲樓等多數建築被毀,隻有東配殿幸免於難。戰後,由於年久失修,屋塌墻傾,東配殿早就成瞭危房,到2007年時,隻剩下兩間配房,好在整座廟宇的地基、墻基清晰可見,進深、開間、尺度依然保存著。

規劃時,有人提出,關帝廟不靠順河街,如果朝西移二三十米靠著順河街,具有觀賞性,更利於發揮旅遊功能。經過反復論證,這個方案被否定,仍在原基址依照原風格、原色彩復建。

還有人提出,如果保留破敗的東配殿,與新起的主體建築不協調,破壞審美效果,建議推倒重來。這個建議最初被否定,經過論證,最終決定保留和維修墻體,按照西配殿的規制與風貌重建房頂。用這種方式重建之後的關帝廟,新舊建築形成協調,原先擔心的反差,反而增加瞭這座廟宇的滄桑感。

也有例外,比如對中和堂與德和祥的取舍。

中和堂藥店總部在滕縣城,由曾任江西道監察禦史、湖南衡州知府的滕縣進士王東槐後人創辦,光緒十二年(1886年)開張。光緒三十四年(1908年),在臺兒台中通水管莊創辦分店,建築在丁字街南段路東,是臺兒莊清末民初時期比較氣派的中藥店。大戰期間,丁字街是日軍攻占關帝廟的屏障,中日雙方為爭奪這條街區,付出瞭慘重代價,中和堂也毀於戰火。大戰之後,中和堂的兩位老店員,在中和堂舊址上重建新的藥店,取名德和祥。

在重建丁字街時,有人提出按照戰前中和堂的原貌恢復,沒有必要保留戰後新起的德和祥建築。經過論證,保留瞭德和祥的寒酸建築,留下那段歷史的特殊印記。

但是,對“三好食堂”,則采取瞭截然相反的態度。

1938年冬,侵華日軍中尉千葉聖雄,帶領20多名日軍進駐臺兒莊,成立憲兵隊。1940年,日軍人數增至百人,少數盤踞在鎮公所,大部在城西火車站。這期間,日軍先後更換過兩名憲兵隊長,分別是平山太郎和平賀太郎。

日軍侵占臺兒莊長達7年,建設方面乏善可陳,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衙門街上,天後宮北鄰,明目張膽地開設瞭妓院,名為“三好食堂”。妓院為日式大屋頂建築,有一個日本慰安婦,兩個講朝語的慰安婦,另有3個中國妓女。日本籍和講朝語的慰安婦接待日本軍人,3名中國妓女用來慰勞漢奸。

1945年8月,日軍奉命到嶧縣城投降前夕,槍殺瞭3名中國妓女,放火燒瞭“三好食堂”。日軍撤走後,信仰天後的福建人,拆除瞭燒掉屋頂的墻基,把泥土挖走一層,徹底清理天後宮附近的晦氣。

在重建古城時,有人提出恢復“三好食堂”建築,讓遊客看到日本侵略軍在臺兒莊的孽障。經過研究,否定瞭這一提議,連標志也沒有樹立。

所謂“原規制”,是指嚴格按照建築規制復建官署、廟宇、會館。

盡管臺兒莊是舊嶧縣下屬的一個集鎮,但它是運河重鎮,設有相當於今天正師級軍營的“臺莊營”,駐守武官為正三品參將。有總兵行署、參將署、守備署、縣丞署、閘官署、臺莊驛等官署建築。舊中國是禮制社會,官署建築有著嚴格的規制。同時,臺兒莊還是廟宇最密集的城市,在區區兩平方公裡的范圍內,擁有大小廟宇72座,涉及道教、儒學、佛教、伊斯蘭教、天主教、耶穌新教、民間宗教等多種中外宗教。盡管有些宗教“退出三界,不列五行”,但是建築根據仍然遵循各自宗教建築的規制。會館建築沒有統一規制,可是不同商會的會館,卻刻意建成原鄉風格,尤其是山西會館、徽商會館和閩南會館,集中瞭原鄉建築的精華。在重建這些建築時,在遵循原規制方面,下瞭硬功夫。

在重建參將署時,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:古代等級制度森嚴,官署建築有極為嚴格的規制,絕不允許僭越,但《大清律例》中對參將署的辦公用品規制卻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,而現在又難覓現實中的范本,國內甚至沒有一座參將署保留下來,連完整的照片也找不到。

棗莊的重建團隊認為,參將署的重建,是在還原一段歷史,今後還會成為其他地方建設參將署的原型,所以既要對歷史負責,也要對未來負責。為瞭盡最大可能還原歷史原貌,在設計參將署之前,做足三方面功課:一是派專業人員考察保定的總督署、陸豐的參將署遺址和各地的武官官邸;二是組織棗莊當地的文化學者、高校文史專業教師,分工閱讀有關歷史文獻,從中尋找零星的記載;三是請建築史研究專傢和考古工作者協助,提供與參將署建築有關的資料。

三方面的信息匯總後,先確定參將署的基本格局和空間尺度、整體建築風格,再確定內外部的構件和裝飾,包括牌匾和楹聯的規格、內容。在此基礎上,繪制出建築圖紙和效果圖。

建設施工時,他們先建起門樓和兩旁的配房,請專傢來驗收。專傢發現其脊飾內容不對,他們立刻糾正,並對大堂、二堂和三堂裝飾也做瞭相應修改。

所謂“原風貌”,是指恢復重建的古城,無論是整體佈局還是單體建築,都呈現出原先的風貌。古城雖然是在臺兒莊大戰70年之後重建的,但是呈現出來的整座城市,就是明清時期運河商貿城市的風貌。

【1】【2】【3】上一頁下一頁


arrow
arrow

    csc620a2e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